很少有刷到短視頻停下細看的時候,但那條關于景德鎮的是例外。
沒有叫賣,沒有“3、2、1上鏈接”,背景是景德鎮的巷弄里燈光搖曳,石板路兩邊擺滿了市集攤位,攤主一邊修坯一邊抬頭對屏幕打招呼......這種熱鬧卻有序的氛圍,以及在快節奏城市中近乎奢侈的漫步,對于景德鎮人來說似乎只是樸素日常。
并非完全為了見證短視頻里的景象,我們快速抵達景德鎮時,卻開始了那種“松弛感”的溯源。
入住的酒店位于陶陽里歷史文化旅游區內部,一條名為彭家下弄的巷子里,沿著石板路穿行,就抵達了“主街”中山北路——那則短視頻的發生地。
這里正在舉辦市集 ,從幾十元的陶瓷習作到昂貴的名家精品,都被展示在顯眼的位置。在市集攤位的檐下懸掛著同一個名字——“抖音商城·溜達節”。
這是抖音電商在景德鎮搭建的新消費場景。作為城中的熱門事件,連接機的出租車司機都在告訴我:“乃要去的地方,今晚怕是要堵車咯。”
來景德鎮的短短 48 小時,我都沉浸在陶瓷文化的氛圍中,陶陽里的熱鬧、陶溪川的創意、三寶村的寧靜。但這一次的不同,恰恰在于抖音電商的加入——
連接線上消費與線下生活的解法,正因此初見端倪。
一、市集的煙火氣,更真實的現場體驗
游客不僅會被上釉的樂趣吸引,也會在詢問匠人、獲得講解時,被這種互動所打動,讓這種興趣加速從“想玩”轉變為“想買”。
抵達當晚,我們幸運趕上了陶陽里的“開街” 儀式,數米長的金龍在高處舞動,閃耀的燈光如同窯火紅光,音樂、演出以及叫賣的聲音將感官體驗放到最大,陶瓷文化的魅力,也成為在場每個人心中興趣的種子。
晚上九點半,臨近收攤時間,市集的人流也未見減少,攤主們仍在忙著對著架在攤位前的手機進行直播講解。一處人滿為患的攤位前,一位年輕陶藝師正手把手指導一個年輕人將青釉刷在素坯杯上,釉料在攝影補光燈下泛著微光,那只讓我們都心動的杯子,在陶藝師手中轉動。
面對圍觀者頻頻提出的技術細節上的疑問,陶藝師一一解答。一旁的手機正直播這一幕,屏幕那端,評論不斷彈出,右下角的商品鏈接顯示著“熱賣”增加的次數。
這些生動的煙火畫卷,塑造出了更真實的現場體驗。游客不僅會被上釉的樂趣吸引,也會在詢問匠人、獲得講解時,被這種互動所打動。而這種興趣會從“想玩”轉變為“想買”——譬如那位被師傅指導刷釉的年輕人,不僅當場購買了青釉杯,還想再買一套送給朋友。
我還有個全新的發現——直播、熱賣在不經意間成為了線下“溜達”的一部分。這也解答了我的一個疑問:景德鎮市集如此有意思,無法到場的人,原來還可以這樣 “逛” 與 “買”。
二、興趣的發生,內容創造的開始
這場市集不再只是單一的線下場景,而是成為了線上內容的輕量級“實景影棚”。
電商平臺的崛起,塑造了過去二十年人們的消費方式,從最初的圖文展示,到如今的在線試衣、直播講解,以及即將發生的無人機送貨等等,愈發先進的技術帶來了更加便捷的體驗,幾乎可以讓人們無限度地觸達屏幕彼端的一切。
不過,當下的年輕消費者,雖然幾乎人人刷抖音、發抖音,卻又非常清楚在數字時代保持面對面交流的重要性,也樂于為體現內心追求的事物付費。
在“溜達節”市集的第一手體驗,讓我意識到線下市集的不可替代性。更具沖擊力的是,這場市集不再只是單一的線下場景,而成為了線上內容的輕量級“實景影棚”。
沒有大牌加成,也沒有“全網最低”,年輕的創作者在線下展示獨立作品,吸引客流,并直播給線上用戶,這種由“創造體驗”而產生的興趣,是單純的商品瀑布流無法帶來的。
因為一同被直播的,還有真實的情感連接。
“溜達節”不只是簡單地擺出攤位,而是將整個景德鎮的文化脈絡都融入其中。“興趣”的發生就扎根在這些可以體驗、互動的空間之中。
無論是商家的消息發布、直播帶貨,還是消費者在現場的打卡參與、曬單分享,甚至是明星達人的直播帶逛,都可以集合在手機屏幕中。僅用一個“上滑”的動作,線上用戶就可以獲得“實景 VR”般的全視角內容——這種屬于現場的情緒和興趣,也會通過直播,傳遞給線上“云逛街”的用戶,讓他們駐足、欣賞、購買。
想象一下,當市集突破地域限制,牽動數以億計的抖音用戶對線下商戶產生興趣,你便會意識到,“溜達節”在做的事情,遠不止我們過往認知中的“電商造節”、“地攤經濟”那么簡單。
事實上,抖音電商的平臺數據也證實了,這種從線下到線上的模式,會顯著提升用戶觀看,不僅能讓中小商家“被看見”,也會讓線上的購買反哺線下的運營。
于是,從陶陽里、陶溪川的體驗中,“溜達節”的內在邏輯逐漸顯現:興趣的激發源于真實互動,而線下市集的探索,是在完成從街巷到云端的鏈接。
在這里,無需腳本,只需發現和記錄,文化與好內容便會自然生長。當第一件商品被帶走時,一段與匠人、與景德鎮的聯系便會留存在互聯網上,而這樣的聯系,會編織起從興趣萌芽到持續購買的良性循環。
而對于抖音這個專注內容創作的平臺來說,“創作、興趣、購買”的循環本就會促進內容生態的繁榮。這樣一來,不難理解抖音電商要做線下市集的邏輯。因為對它們來說,發現好內容,就是在“發現好東西”。
三、“越界”體驗,讓好東西被看見
現實攤位負責觸達與連接,線上商城則無上限地帶動商品的展示和成交。
在普通的線下市集,商戶只能展示一小部分商品,現場的交易量也十分有限——就像一個生物多樣性極度豐富的廣袤海域,只開放了千分之一的捕撈區域。
這種傳統物理空間造成的局限,如今,卻可以在抖音電商創造的新模式里被打破:
線上線下的融合,賦予了商家始終“在場”的能力——現實攤位負責觸達與連接,線上商城則無上限地帶動商品的展示和成交。
而這背后,是抖音電商在悄悄突破“流量”的瓶頸。
直播帶貨確實在過去幾年為不少商家打開了新的經營空間,用戶也已逐漸習慣在直播間內消費。但隨之而來的是“成功的煩惱”,商家競爭白熱化,用戶也會感到審美疲勞,抖音電商需要率先制造更加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而“溜達節”屬于市集的煙火氣和在地文化 IP 制造出的新鮮感,會激發線下的人群自發創作短視頻內容,從而反哺平臺流量。
這種“場景即內容”的解決方案,不僅輕巧高效,徹底打破了線下物理空間的局限和線上平臺的流量瓶頸,還順便探索出了一條電商的新賽道:創造一個集情感、故事與活力于一體的全面場域。
首先,是人的情感。對用戶來說,在現場與匠人直接交流,親眼看到他們手上的繭子、感受他們對工藝的熱情,這種真摯的反饋,讓人卸下對商業的防備。
其次,是產品的故事。當人們在攤位前,聽匠人講解一只碗從泥土到成品的故事,它就不再是一個冰冷的 SKU,而是一件被賦予靈魂的藝術品。而這些被直播和短視頻記錄下來的鮮活記憶,也是在為所有用戶“隱性種草”。
最后,是在場的氛圍。熱鬧的市集環境、攤主與游客的實時互動,為線上直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煙火氣。
公開數據顯示,“溜達節”期間,中小商家的業績出現了顯著增長:線下人流量 136.1 萬,線上播放量 11.6 億,出攤商家 GMV 環比增長 21%,人均觀看時長提升 60%。
這也足夠說明,能夠做出內容的商家,并不一定需要有奢華裝修的店鋪,或是遍布專業設備的直播間,即使只有一臺手機、一個攤位,也能創造足夠真實和有趣的“發生”。
而這件事更深遠的價值在于,在現場體驗被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當下,抖音電商這種聯結線上線下的模式,可以被復制到其他城市和領域,在讓線上用戶“發現好東西”的同時,也幫助更多本地商家、手藝人和創作者“被看見”。
四、每一次“溜達”,都是生活的新起點
這種探索,不僅打破了消費的邊界,讓人們從擁有商品,走向了擁有現場體驗,還形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流量閉環。
很難想象,原本是為了獲得真實世界的旅行體驗而來到景德鎮的我,卻因為“溜達節”而發現了一種更豐富的生活方式。
溜達,漫無目的地閑逛,沒有什么必須要做的事,卻有可能達成意外的收獲。我最喜歡這個詞透露出來的市井氣息——聽上去,它是屬于大街小巷的,因此,它也離生活更近。
上一個時代,我們還在為線上的便捷如何快速改變了生活質量而感嘆,如今,日常出行才能夠獲得的真實體驗,以及透過手機屏幕完成的瀏覽和點擊,卻已經被“溜達節”以更新的方式串起,幾乎成為了一個完整的跨次元事件。
這是七八月的景德鎮,抖音電商剛剛完成的探索。無論是透過屏幕,還是在景德鎮平均三十度的夏日里溜達的人們,都見證了電商的又一次創新嘗試。
這種探索,不僅打破了消費的邊界,讓人們從擁有商品,走向了擁有現場體驗,還形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流量閉環——用戶會通過視頻產生興趣,前來體驗線下活動,又會將線下感受到的豐富和新奇,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分享出來,完成對更多線上用戶的“再吸引”。
在“溜達節”上,我們帶走的不僅是一份禮物,更是匠人手作、茶席故事和城市記憶的融合。它帶來的豐富感官體驗,以及在這些體驗中被發現的新奇事物,重新定義了我們對生活的想象。它也打破了社交的邊界,讓人們從線上走向線下,面對面地交流,并因為共同的興趣而成為朋友……
我相信,這種“在場”的體驗,會在未來被更多人強調,抖音電商或許也會帶我們走進更多這樣的市集。從非遺到跨次元、從陶瓷到寵物、從古鎮到城市,即便是再無聊的日子、再遙遠的角落、再小眾的領域,每一次到達、每一次“溜達”,都會成為我們對生活想象的新起點。
漢慕會展(上海)有限公司隸屬勵展國際博覽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亞洲區展覽及會議組織、策劃、主辦和承辦各類國際性大型展覽會、博覽會、學術交流等活動的專業會展單位。
悅頓體育照明品牌創始人,20年來專注于各級各類體育運動場館的專業化照明!點亮精彩,照亮運動!有需要的朋友攜手合作!賬號為微信號,運動健康,你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