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和管理的關系,我概括為:經營是陽,管理是陰,經營管理一體。經營和管理共生共存,相互統一,相互匹配。
1.經營永遠大于管理
經營是頭等大事,銷售收入是排在第一位的,沒有收入,談不上管理。只有產生收入了,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才有毛利;這時再管控好三大期間費用,得到更好的凈利潤。管理本質上是對經營的服務,管理相對于經營來說來說更不重要,如果把管理看得太重要,反而是對經營的一個傷害。
也就是說,先有經營,后有管理,經營定生死,管理錦上添花。我們往往忘記這個邏輯,在一些企業出現“廟小和尚多”的現象,一個小小的企業,人員膨脹,部門林立,天天講管理,但不關心銷售收入,不推動業務增長,忘記了經營和管理的邏輯關系。
2.經營是劍,管理是柄
經營結果代表管理水平,管理的結果最終體現在經營結果上。管理作用于整個經營過程,沒有經營,就談不上管理。
3.選擇對的事情做和把事情做對
經營是選擇對的事情做,管理是把事情做對。經營主要涉及市場、客戶、行業、環境、投資等,管理則主要涉及制度、人才、激勵等。經營關乎企業的生存和盈虧,管理則關乎企業的效率和成本,當管理水平高于經營水平,往往出現過度管理,反而導致企業的虧損。
4.推動或規范業績增長
只有推動或規范業績增長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所有的管理,只有推動業績和銷售收入的增長,才是好的管理,這是判斷管理優劣的基本前提和標準,不能推動業績和銷售收入增長的管理,都是不好的管理、無效的管理。
成本和費用的本質及相互關系
1.成本的本質是企業的供應鏈能力
成本與毛利直接關聯,企業的成本只有降到銷售收入之下,才會有毛利。成本的本質是企業的供應鏈能力,是一把手必須始終關注并必須打造的核心競爭力。從“設計-采購-原材料-設備-生產-勞動力-倉儲物流-工廠管理”等各個環節,供應鏈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企業毛利的高低。
如果期末擴大產量,但不擴大銷量,會不會增加毛利?不會,那只會增加庫存。擴大銷量但不增加產量,會不會增加毛利?有可能。所以銷售還是關鍵。就像踢足球一樣,臨門一腳,真的是很關鍵。有人說蘋果公司不用銷售,那都是騙人的。
2.費用的本質是企業的管理效率
費用是指三大期間費用,即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它們是產品經營利潤的減項,是侵吞毛利的,費用的有效性直接影響企業經營利潤的多寡。期間費用的管控方法有很多,其中預算管理是常用的方法,但預算必須是剛性的,如果不是剛性的,就不叫預算。實踐當中預算的剛性往往不足。
3.成本和費用的關系
成本涉及內外資源整合,是經營問題;費用涉及內部資源支出,是管理問題。成本是供應鏈經營能力的表現;費用是現金資產管理效率的體現。
成本經營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毛利率;費用管理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凈利率。企業家干的事情就是如何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比較遺憾的是,不確定是這個世界的常態。因為環境永遠是不確定的,人性更是難以把握,因為外面總是有太多的誘惑。
我覺得做企業真的要有一個觀念,就是始終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別指望天上掉餡餅,找政府要點錢,買個房子,爆炒一下,投中一個企業漲個四五倍,這些東西即使可能會有,也都不是長久之計。真正的長久之計是自己通過扎扎實實的經營管理做到年年盈利,持續增長,實現持續穩健的發展。我們還是要回歸經營和管理的本質上來。
最后,我想借王陽明的這句話送給大家:“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外面要有定力,心里要非常清晰,不要忘記你做企業的初心。而且,做企業做到最后你要尋找一種歸宿,錢你掙的再多你也用不完,最終你還是會尋找一種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