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做了那么多年營銷,水平還和過去一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想想,什么是營銷?以擅長教人寫營銷的文案知名于互聯網營銷圈、如今晉升為百度副總裁的李叫獸,要告訴你,刷爆朋友圈,打造10萬+的營銷文案,那都不叫營銷,只是營銷的表現形式。
營銷的本質是,研究如何通過滿足別人的需求,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了解什么是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才是這個時代營銷的制勝法寶。
本文來自6月24日,百度副總裁李叫獸來在混沌大學的講課。
近幾年“風口”這個詞很火。很多人都在討論,成功的關鍵,不在于你做得有多好,而在于你有沒有抓住一個風口。
風口是什么意思?風口其實就是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如果消費者需求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就會形成風口。
三大指標識別消費者變化
因為風口就是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所以你要進行風口的判斷,需要先識別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如何識別呢?就是要識別這三個變化:缺乏感、目標物與消費能力。這三者構成了至關重要的“需求三角模型”。
消費者的缺乏感產生了哪些變化——以前這群消費者特別感覺到缺乏的東西,現在變了嗎?
滿足同樣缺乏感的目標物,出現了哪些變化呢?以及相同的目標物,是不是在滿足不同的缺乏感?
科技進步,改變了消費者哪些能力?
營銷人要了解一點:所有的機會,都來自于需求的變化。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往往是短暫的,這就造成原來很多熱銷的產品,慢慢變得不被消費者需要了。
因此我們要善于識別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產品和營銷方向。
下面我們分別講下這三種變化:
缺乏感的變化
所有的需求起源來自于某種缺乏,沒有缺乏需求不會形成。
缺乏感的變化和消費升級有重要的關系,也將帶來新的機會。
消費升級后,消費者第一個需求變化是從注重結果到注重過程。
在初級階段,消費者最關注的是什么?是性能。但性能需求被滿足后,消費者更加注重過程。
內容付費的崛起就是這樣。
其實付費內容和非付費內容區別不在于結果,所有付費內容最終都可以免費找到,但是為什么大家要付費?
原因有兩點。第一,盜版是沒素質的體現,而為知識付費是一個有素質的體現。第二,付費體驗更好,我們可以在線互動。
消費升級后,消費者第二個需求變化是從在乎外部激勵,到更在乎內部激勵。
早期有很多培訓文案是這樣的——“參加培訓,成為年薪20萬的營銷策劃師”。
這是外部激勵,而不是自我實現。
去年我給一個培訓機構寫了這樣一個文案——“真正給我們帶來改變的,除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有一個說學就學的技能?!?
這就屬于內部激勵。
今天我剛上來就跟大家說,想成為年薪50萬的策劃師嗎?想賺更多錢嗎?想賺更多錢快來聽課。估計大家立馬就把我趕出去了,覺得李叫獸這個人怎么那么low。
總之,消費者的需求感是會不斷發生變化的,這就會導致新商業模式的出現。新公司因此崛起,老公司如果不進行轉變,也許就會滅亡。
目標物的變化
缺乏感加上目標物,就構成了動機。
當消費者的缺乏感發生了變化,消費者對目標物的選擇也會發生變化,這就導致了機會的產生。營銷者要去識別市場上可能的這種變化。
同樣一個產品,當它進入不同市場的時候,它滿足的缺乏感也不一樣,這就意味著你要在不同的市場采取不同的市場策略。
手機市場就是典型的例子。
手機在一二線城市是消費電子產品,特點是更新換代頻率快,后來小米想在農村鄉鎮地區走這一招,發現不管用了。為什么?
因為在鄉鎮地區,手機不是消費電子產品,而是消費耐用品,他們沒那么關心參數。這是相同的目標物在滿足不同的缺乏感。
表面上都是手機,但其實它屬于不同的市場歸類。
我們要理解目標物,準確識別品類轉移的機會,讓相同的目標物,滿足不同的缺乏感。
能力的變化
能力不僅僅指經濟上的支付能力,還有消費者的學習成本、信任成本等等??傊瑺I銷人在完成動機塑造后,要做的是給消費者賦能,讓消費者最終形成購買。
消費者成本包括金錢成本、形象成本、行動成本、學習成本、健康成本、決策成本等。營銷者需要識別的是消費者的哪種成本未來會出現巨大變化。因為不同因素導致的改變,形態是不一樣的。
在天貓上,震動棒的銷量,過去一年出現了百分之幾百的增長。
但是按照人口學來判斷,人類性需求的頻率和總量,男女比例及接觸次數,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出現這么大的變化。
為何振動棒銷量漲那么快呢?
其實不是因為消費者需求突然增加了, 而是因為消費者形象成本降低了。這些年,大家公開討論新話題的次數和程度大幅度地提高了。
媒體環境的變化對營銷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未來幾年,決策成本將持續地降低。
信息社會的到來,大幅度地降低了消費者的決策成本。[NextPage]
舉個例子,小眾產品的崛起。
過去小眾產品難以售賣,人們寧可犧牲個性化需求,也要買他們更信任的知名品牌。但是現在我們可以通過第三方渠道了解更多產品相關信息,所以小眾產品機會變多了。如果你在某電商網站購買產品,知名品牌好評率是82%,某小眾品牌好評率99%,你會選哪個?很多人會選擇好評率高的產品吧。最近共享單車市場增速很快,主要是因為它降低了消費者的行動成本。
因為消費者行動成本的降低,共享單車領域受資本的驅動力影響更加明顯:當我投入更多資源,進一步降低學習成本,進一步提高消費者能力,共享單車領域會更快地增長。
但是,不同因素導致的改變,其形態是不一樣的。因為缺乏感而導致的消費者需求變化,受資本驅動就會慢一些。
比如,你是某一種高端的O2O上門服務,發現融了十幾個億,一年增長沒有那么快。為什么呢?因為這種習慣的養成比較慢。
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識別,消費者的需求三角——缺乏感、目標物、能力發生了什么變化,哪些變化導致了機會的出現,我們如何調整自己去抓住這樣的機會,這樣你才能領先別人一步,搶先占領先機。
新營銷時代更能滿足“善變”消費者
事實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的營銷方式也將產生巨大變化。我認為,人工智能將為營銷帶來非常非常大的機會,營銷將進入動態營銷時代:營銷方案將不僅可以大規模復制,還可以實現個性化定制。
行業進化三階段
在講人工智能技術對營銷的影響之前,我們先來看下行業進化的幾個階段。
所有行業的進步,比如說服裝,剛開始都處于定制化階段。比如在狩獵時代,老婆發現老公狩獵缺一個衣服?怎么辦呢?這位老婆會為老公量身定做一身衣服。
這個階段的優點是可以最高程度地滿足人的需求,缺點是生產效率太低了,沒有辦法大規模生產。
工業革命的出現,讓很多行業都進入了大規模生產階段。工業革命說白了就是一句話,通過生產機器把一大堆人的老婆抓到一個工廠里,給所有人生產衣服。
這個階段的優點是可以大規模生產產品,缺點是沒有辦法滿足所有人需求,絕大部分行業供過于求。
大規模定制化階段綜合了前兩個階段的優點,既能實現大規模生產,又能實現定制化。現在很多柔性生產的服裝廠已經開始這樣做了。
未來將進入動態化營銷時代
其實營銷領域也進行上面三個階段的進化。
推銷時代。做過營銷的人都知道,面對面推銷,轉化率遠高于任何形式的在線營銷。
你打一個廣告,一萬個人看了,可能只有一個人購買。但你面對面推銷給十個人,則有可能成三單。
因為推銷實現了定制化,所以效率很高,但是推銷的問題在于成本非常高,不可復制。
營銷時代。所以后來大眾傳媒出現,發明了營銷。營銷是對推銷的進化。
比如,我有一千個推銷員,他們推銷產品會說很多種話術,我把轉化率高的話術總結出來,可以影響更多的人。
但是實際上不可能所有喝涼茶的人都怕上火,所以同樣的文案可能只是影響一波人。 因為對不同的人說相同的文案,沒有辦法滿足每個人定制化的需求。
動態營銷時代。將來的營銷,隨著人工智能的出現,會進入第三個時代,動態營銷。動態營銷時代既可以實現推銷員一樣的體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同時還可以像營銷一樣大規模定制。
如何實現動態營銷呢?靠營銷專家不行的,只能靠機器學習。將來的營銷機會不是設計最好的方案,而是設計動態的方案。比如,我們為一些招商加盟網站做了很多智能海報的模板。
如果一個招商加盟網站正常發展,需要在這些智能海報模板里加一些文案。比如,某個女生29歲自主加盟發家致富了等等。用用戶故事做營銷,消費者會非常感興趣。
過去寫創意是為了選一個最好的用戶故事。而在動態營銷時代,我們直接把這100個用戶故事插入智能海報模板就可以了,這些故事也是動態的。
最終用戶會看到哪個故事呢?其實取決于哪個用戶在什么時候點開它。在點開之前,海報并沒有形成。
到底用哪個方案,現在沒必要決策。你只需要提煉出這個方案,把它變成變量,然后把這些變量插入方程式,至于最終消費者看到哪個方案,我們可以通過機器學習進行計算。
這就是人工智能帶給營銷的巨大機會。將來所有營銷方案都是動態的,這種動態的營銷方案,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科學化的理論支撐,將大幅度地提高營銷效率。
很多人都問人工智能是什么,我認為人工智能就是機器學習,機器學習說白了,可以在很多領域實現大規模定制化,從而解決前兩個階段的痛點。
如何成為營銷高手?
理解并利用消費者需求的形成和變化
為什么你做了那么多年營銷,水平還和過去一樣?因為一個人無法利用他根本不理解的力量。你甚至連消費者的需求是如何形成的,出現了哪些變化都不知道,何談去利用消費者的需求呢。
人類為什么可以飛上天空呢?其實貢獻最大的不是萊特兄弟,而是牛頓、伯努利,當你不理解重力,不理解流體力學,你就沒有辦法利用自然界力量飛上天空。
同理,營銷也需要利用消費者的力量,關注消費者需求的形成和變化才能更高效,而不是單純地關注怎么發微博、怎么做宣傳等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