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售互聯化浪潮中,大量零售巨頭不斷削減門店數量,而手機零售連鎖巨頭迪信通采取了相反的做法,逆勢擴張門店數量。
7月9日,迪信通總裁金鑫向記者透露,正在與廣西、廣東、浙江等地運營商談判,以托管的方式承接2000家手機銷售店,此舉將令其門店數量在年內從3000家擴至5000家。
在擴張門店數量的同時,迪信通正在嘗試改變門店的運營模式,增強其多元化業務,此舉與物流行業終端業務多元化方向不謀而合。
公開資料顯示,迪信通創立于1993年,于2014年7月8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經過多年的創業與發展,迪信通已經成為國內門店最多,覆蓋省份最廣,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移動通訊連鎖企業。依托全國25個省(市)的近1500多家零售門店和專業化的服務體系,采取了直營店和加盟店相結合的連鎖經營模式向個體消費者銷售手機、配件和提供增值軟件服務、手機個性化服務、售后等綜合服務。
中國消費者在網購方面領跑全球,每天中國有七分之一的消費者在網購,而全球對應的數字只有5%,每星期的網購比例中國是60%,而全球是21%。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司長王選慶表示,我國零售業目前正經歷一場深刻的革命,即網絡零售。2014年全國網絡零售額達到2.82萬億,同比增長了49.7%,2013年才1.85萬億,增幅驚人。受網絡零售影響,大量零售巨頭不斷削減門店數量,可迪信通卻采取了相反的做法,選擇逆勢大舉擴張線下門店數量。
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迪信通與江蘇電信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托管其旗下1000余家全網通門店,當時迪信通擁有的自營及加盟門店數量僅為1500家左右,此舉令其門店數量翻番。這一嶄新的合作方式已經吸引了多個運營商的關注,迪信通亦與中國移動和聯通等運營商在溝通托管其營業廳內的手機零售業務。
這種“管理輸出”模式可以算是手機連鎖行業內的新商業模式。金鑫寄望能夠迅速擴大該公司的網絡規模,形成更強的全國服務品牌和議價能力。
金鑫認為,運營商市場已經從2013年底的50%迅速降至30%左右,運營商補貼仍在持續降低,因此,未來運營商直營渠道份額將繼續下降,而電商品牌經過幾年時間的高速發展,逐漸趨于平穩,今年甚至已經沒有增量。而品牌手機加大了對線下公開渠道的爭奪與投入,未來線下的市場份額將明顯提升。迪信通的所有體系因此 而受益,繼續擴充線下渠道。“結果是,在今年的手機市場已經出現下降的情況下,迪信通的銷量不降反升,客戶群體持續增加,上半年已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比例?!苯瘀伪硎镜闲磐〒屨剂烁喔叨丝蛻?,平均單價成交價為2100元,而行業平均水平只有1500元。
但是,迪信通對于線下渠道的執著不得不讓人產生疑慮,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這樣一家線下零售巨頭如何實現O2O轉型。金鑫告訴記者并沒有放棄開拓線上渠道,迪信通有自己的官方商場,在天貓商城有官方旗艦店,包括合作商能良數碼,“我們在天貓的手機商中占據統治地位,在移動互聯網上,我們開辦了全員微店,效果也很好?!睋ぃ闲磐ㄔ诰€上的銷售占10%,該公司目標是做到15%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