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末端模式多元化和智能化探索
資訊
發表時間:2018/12/3 12:25:31??作者:nvcsd??
資訊
發表時間:2018/12/3 12:25:31??作者:nvcsd??
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物流企業需要有針對性地調整其末端模式,同時考慮時效和成本、多元化末端網點的功能和形式,并通過科技化的手段來逐步升級運作和管理模式,以求在市場中獲得更強的競爭力。
1、網絡定位:以時效為導向,兼顧收入和成本考量來規劃末端網絡結構。
在時效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下,末端網絡結構需要優先考慮各產品的時效目標,同時作為整個物流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末端網絡也需要配合干線網絡而建立,以達成整體的時效目標。
在時效設計過程中,末端各環節的時效節點可以通過最終時效目標倒推得到,以此時效節點為目標規劃末端網絡,同時也要考慮不能達到時效節點貨物的掃尾,以及面向客戶的關于時效承諾對應的收件時間的溝通。
與此同時,為了達到提速的目的,支線可以采取增加直發、小車多頻和二程接駁等方法,同時在轉運場和網點布局方面,也要盡可能地方便貨物的收派和運輸,減少支線的路程。
最后,在滿足時效的前提下,再同時考慮貨量分布、網點覆蓋面積、潛在收入、門店成本、運輸成本和人員成本等,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確定網點布局。
2、運營模式:不同類型產品的末端環節需要分網運營、分別規劃,但在實際落地時可以相互融合、統一布局
由于不同產品的時效要求、操作模式和客戶分布不盡相同,所以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末端網絡來滿足各自的要求。例如快遞產品時效要求高,一般由快遞員手工收派,由小車進行運輸,且客戶涉及企業、商家和個人,分布廣泛;但零擔產品時效要求相對較低,需要特殊裝備進行裝卸和大車運輸,客戶以企業和商家為主,在特定區域集中分布,如專業市場、物流園等。
因此快遞網點分布相對更密,且單個網點覆蓋面積較小,便于快遞員靈活機動地服務客戶;而零擔則可以依靠一些核心區域的集散點輻射較大面積,通過集中接送貨的模式直接為客戶上門服務。
所以快遞和零擔需要有各自獨立的末端網絡進行運營,但在實際對網點進行選址時,如果快遞和零擔在某一區域的重合度較高,則可以統一選點,另外快遞和零擔的運力也存在融合運用的空間。
3、網點布局:末端網點的運營和銷售功能要進行分離,且運營網點的形式可以多元化布局
隨著客戶對網點依存度的降低,末端物流服務應該更貼近終端客戶,末端布局可以化點為面,通過多種形式增加客戶觸點,同時提高銷售和運營能力。
在銷售方面,可以由原來以網點為重心的駐點銷售模式轉向區域性全覆蓋的主動銷售,根據客戶類型分別由特定的銷售團隊負責,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觸及客戶,根據客戶需求推銷不同產品。
在運營方面,網點在剝離銷售功能后只保留核心的運營功能,通過收派件實現全接全送,避免客戶需要去門店收發貨,同時靈活運用接駁點、合作收貨點、智能柜等多種形式來承載貨量和延伸末端網絡。
4、網絡管理:充分利用新興的物流技術賦能末端運營,逐步實現企業的智能化升級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各項技術的逐漸成熟,物流末端的各個方面如車輛調度、場地選址、人員排班、運力部署等,都可以通過自動化的算法和系統來實現最優的運營和管理,提高效率和靈活度,實現柔性的末端網絡。
例如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對車輛和收派員的行駛路徑進行優化,并實時智能分配客戶訂單,縮短接單時間,同時充分考慮客戶“臉譜化”需求,快速響應內外變化,提高客戶滿意度;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不斷積累和優化算法參數,包括客戶畫像、貨量預測、地圖解析、人員能力等,提高算法的精度和優化效果;在應用界面上也可以進一步增強展示功能,做到更加可視化和人性化。同時,對于一些還在發展的新興技術如無人車、無人機、機器人等也要保持敏感,積極學習和嘗試。
五、展望
擁抱變化、積極轉型,才能在物流末端環節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由新零售和新科技帶動的中國物流市場正在展現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變化,物流行業在方便企業生產銷售和大眾生活消費的同時,其自身也面臨日新月異的挑戰,需要不斷進化。作為物流各環節中直接接觸客戶的末端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應成為物流企業變革的“排頭兵”。
為了給客戶帶來更好的物流體驗,物流企業需要不斷學習,精細化管理,針對新的客戶需求和環境因素及時調整戰略,同時重視技術能力儲備,讓末端模式多元化和智能化,滿足客戶對于物流時效和“臉譜化”服務的要求,實現柔性的末端網絡,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
(來源:微信公眾號accenture_china)